【洛陽偃師】全球客家齊聚祖根地 敬獻花籃弘揚中華文化
為凝聚全球客家人情感,洛陽市2025年第42屆牡丹文化節重點活動之一「客聚神都 花開五洲」昨日(4月8日)上午在偃師區世界客家祖根地紀念公園舉行,逾3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鄉親參與,並向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敬獻花籃,現場亦舉行「祖根鑽」捐贈儀式。
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全球客家、崇正會聯合總會總執行長曾觀濤,洛陽市客聯會會長王群樂,以及偃師區領導彭仁來、趙玉勳、劉紅波等。活動由該聯合總會秘書長王長江主持,並以歌曲《愛我中華》揭開序幕。
王群樂致辭時歡迎各地客屬親人來到祖根地,並表示,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,更是全球客家人精神上的家園,見證逾1,700年的傳承與奮鬥歷程。他呼籲大家在尋根問祖的同時,也多了解偃師的風土人情和新發展,共同為家鄉的建設出一分力。
曾觀濤在致辭中強調,該紀念碑凝聚着客家先民不屈不撓的精神,是歷史的豐碑,並期望新一代客家人繼承並弘揚客家文化,並透過全球聯繫與交流,推動客家文化走向世界舞台。
儀式上,曾觀濤與該會監事長黃莉民率先敬獻花籃,隨後全球客家代表陸續上前獻花、整理綵帶並鞠躬致敬,場面莊嚴肅穆。
其後進行的「祖根鑽」捐贈儀式中,洛陽生命寶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靜展示並捐出象徵客家精神的「祖根鑽」。她表示,該鑽石取材自祖根地的土壤、關林古柏及黃河、洛河水源,象徵客家人堅毅與生生不息的精神,冀望成為全球客家人情感的聯結。
活動尾聲,數百位客家代表登上台階,瞻仰紀念碑,踏上一段精神尋根之旅,並參觀祖根地文化展覽館,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起源與傳承。
據悉,偃師被視為全球客家人南遷的起點,也是公認的「祖根地」。2024年,於第33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,偃師虎頭山紀念碑廣場被定為全球客屬永久拜祖聖地,並將每兩年舉行一次全球客家人拜祖活動。
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 史寶銀 齊馨 | 劉海洋
為凝聚全球客家人情感,洛陽市2025年第42屆牡丹文化節重點活動之一「客聚神都 花開五洲」昨日(4月8日)上午在偃師區世界客家祖根地紀念公園舉行,逾3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鄉親參與,並向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敬獻花籃,現場亦舉行「祖根鑽」捐贈儀式。
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全球客家、崇正會聯合總會總執行長曾觀濤,洛陽市客聯會會長王群樂,以及偃師區領導彭仁來、趙玉勳、劉紅波等。活動由該聯合總會秘書長王長江主持,並以歌曲《愛我中華》揭開序幕。
王群樂致辭時歡迎各地客屬親人來到祖根地,並表示,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,更是全球客家人精神上的家園,見證逾1,700年的傳承與奮鬥歷程。他呼籲大家在尋根問祖的同時,也多了解偃師的風土人情和新發展,共同為家鄉的建設出一分力。
曾觀濤在致辭中強調,該紀念碑凝聚着客家先民不屈不撓的精神,是歷史的豐碑,並期望新一代客家人繼承並弘揚客家文化,並透過全球聯繫與交流,推動客家文化走向世界舞台。
儀式上,曾觀濤與該會監事長黃莉民率先敬獻花籃,隨後全球客家代表陸續上前獻花、整理綵帶並鞠躬致敬,場面莊嚴肅穆。
其後進行的「祖根鑽」捐贈儀式中,洛陽生命寶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靜展示並捐出象徵客家精神的「祖根鑽」。她表示,該鑽石取材自祖根地的土壤、關林古柏及黃河、洛河水源,象徵客家人堅毅與生生不息的精神,冀望成為全球客家人情感的聯結。
活動尾聲,數百位客家代表登上台階,瞻仰紀念碑,踏上一段精神尋根之旅,並參觀祖根地文化展覽館,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起源與傳承。
據悉,偃師被視為全球客家人南遷的起點,也是公認的「祖根地」。2024年,於第33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,偃師虎頭山紀念碑廣場被定為全球客屬永久拜祖聖地,並將每兩年舉行一次全球客家人拜祖活動。
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 史寶銀 齊馨 | 劉海洋